Seele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由元一(Seele)公司发行,构建快速、安全、可扩展的分布式智能经济网络。该项目于2018年推出,自称是“区块链4.0”的代表,试图通过创新的神经共识算法(NeuralConsensusAlgorithm)和异构森林网络(HeterogeneousForestNetwork)解决传统区块链在性能、安全性和扩展性上的瓶颈。Seele币的发行总量为10亿枚,采用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初期通过挖矿和社区激励分配代币。团队核心成员包括牛津大学计算机硕士毕伟博士等学术界和工程领域的专家,项目愿景是成为价值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标准推动者。
Seele币瞄准了金融、物联网、供应链管理等多元领域。2025年,AI与区块链融合趋势加速,Seele团队发布了全球首款多模态动作生成大模型SEELELMM,支持通过自然语言生成3D游戏内容,吸引了百度、美图等机构投资。尽管早期因社区诈骗事件和技术落地缓慢引发质疑,但近期与亚马逊、特斯拉等企业的合作案例显示其商业化潜力。分析师认为,若其宣称的“线性性能提升”技术能通过实测,Seele或将在企业级区块链应用中占据细分市场,尤其是需要高并发处理的场景,如跨境支付和分布式云计算。
市场优势上,Seele币主打技术差异化。其神经共识算法将节点性能与数量线性关联,理论TPS可达10万级,远超以太坊等公链;异构森林网络支持跨链交互,允许不同业务链独立运行并通过VTP协议(价值传输协议)互通。2025年升级的MimbleWimble协议进一步增强了隐私功能。尽管市值长期处于低位,但超低单价(约0.2元/枚)和完全流通的供应量使其成为高风险高回报标的。部分交易所Seele币在Solana、以太坊生态中的流动性逐步改善,尤其在AI+区块链概念爆发期曾出现单日12%涨幅。
使用场景中,Seele币兼具功能性与投机属性。作为网络原生代币,它用于支付交易费用、激励节点维护及参与治理投票。其智能合约平台兼容EVM,支持开发者构建DeFi、NFT等DApp。2025年与WorldBank合作的“非洲数字支付走廊”项目,试点将Seele用于跨境汇款,验证了其在普惠金融中的应用价值。Seele币还可兑换为生态内AI服务的计算资源,如GPU渲染和3D模型生成,这种“代币+AI服务”的闭环设计为其赋予了实用价值支撑。
行业评价对Seele币呈现两极分化。技术派肯定其创新性,如随机拜占庭容错(RBFT)共识机制和分片架构的设计;但质疑者指出其白皮书缺乏权威技术背书,且团队工程能力存疑。第三方评测平台Seele币社区活跃度中等,GitHub代码更新频率低于同类项目。2025年多模态大模型落地,部分机构调整评级为“观望”,认为其AI整合方向可能打开新增量。Seele币仍属高风险资产,适合对技术概念敏感且能承受波动的投资者。

